朝问人生何味
月胧不解迷离
折梅欲寄嘱添衣
燕儿悄然春至
一任香销飞去
最痛梦里含思
嘤嘤喃语何时诉
枕上涕泪交颐
走出冰冷的世界,一切如沐春风中简约明晰,从冰雪消痕到生机盎然,从春花秋实到万物萧乾,生命的弧线在天地间井然有序虹彩如贯,这是自然之本有的味道,道法自然就是让匆忙的生命回归其原始的简单、婉约与清丽,不要妄求让青春背起多少浪漫,没有灵魂负担就是生命之福!福者,乃人之所求也!若无“厚德载物”支撑,人生之福当为定数!若以少言概纳人生,生命不过是做朴素的事,享清静的福。福由物质丰厚与精神丰厚组成,如果我们将生命看的太重或将事务看的太繁,那么“累”便由心发,精神的卑琐会带来物质的空耗。
我们在号咷之中孤独走来,又在恸哭之中孤独离去,一段人生历史向我们诉说着简单从容就是婉约朴厚的全部。我们应当在从简单思维中学会学会简单地生存,从简单的生存中学会简单的享受,从简单的享受中觉醒生命的价值。走出繁华的世界,去浏览溪流潺湲中兀自开放着的无数小花,用手轻轻扶摇着被水冲歪的花葵,生命原本就如草木般简单华丽!人学会抛弃浮躁的外衣,离开繁琐的天地事务,忘记苦恼无边的人生琐碎,回归一下简朴的日子,体验真正的生命味道。抬起头吧,我们应当学会看的更远,相信岁月的年轮会让我们逐渐厚重起来,也许在花草树丛间一朵小花的怒放,会让我们领悟到青春的真谛,因为生命之味隐藏在这简单无华的时空隧道里,偶尔流淌出青春灿烂,散落出片片妩媚,都是生命味道的清新绽放。
人生有味是清欢,书亦非香,铜亦非臭,境界只有高低而无味道!但人生存在的意义是什么?我仅通过人生的两种基本境界的描述来回答这个问题。芸芸众生不过两种走向即物质之求与精神之求,如果将物质作为手段来完成精神的修炼与升华,这将是完美无憾的人生!如果将人生意义仅仅定位于拥有物质的数量多寡上并以“守财奴”的身份为此奋斗终生,自认为风光无限而实为“可怜悯者”!所以人生有两种境界,一是精神贵族的脱俗境界即通过文化修养灵魂的高尚,二是物质贵族的世俗境界即通过知识来满足欲望的需求。
君子所求,文德所承!中国自古有尚德崇文的社会传统,学而优则土,或学而优则隐,是中国文人的在不同社会环境中的两种走向,即有道之政则造福一方,无道乱世则退隐山野。《后汉书》曰:“与善人居,如入芝兰之室,久而不闻其香,与不善人居,如入鲍鱼之肆,久而不闻其臭”。腹有诗书气自华。精神的华丽来自于灵魂充实伟大与孜孜以求。当人们多被欲望和虚荣所覆束从而成为忙碌于形下之物时,当文化离我们渐行渐远而人也越来越浅薄无味时,当人们为博得一名一誉为吸人眼球时,你是否还有定力浸润于书香的世界?一部好书可以改变一段人生,一句箴言可以成就一项事业,一屋书香自然可以充裕一庭时空。